close
靜物樂團 -- 給主流與非主流的巴掌

對於華語音樂而言,
專輯內所有歌曲都是先有詞再有曲,
吳向飛:來自中國大陸,
音樂不只是配合大眾口味,
或是說屬於"國際化"的商業音樂,

有天忽然在線上討論起音樂,
我說我不喜歡自稱"非主流"的音樂人,
所謂的非主流並非大家都聽得一頭霧水,
或是唉聲嘆氣像鬼一樣的不知所云。
"非主流" 或是說 "另類" 在英文上叫Alternative,
更確切的說應該是"無法歸類"的音樂,不是所謂的"Pop"流行曲風與節奏,
跟市場上的搖滾又有所區隔,那些音樂很特別、獨特,
但不代表亂七八糟的音符湊一湊,或是不會唱歌的人亂喊一喊就可以稱為非主流、另類。
對於華語音樂而言,
靜物樂團的「橘子與蘋果」專輯的確可以算非主流。
但這張專輯放上歐美唱片行,可以算主流的很。靜物樂團的法文名叫Nature Morte,
除了"靜物"的意思,文字上更直接的翻譯是"死亡的自然"。
專輯內所有歌曲都是先有詞再有曲,
所以請來的作詞者格外重要:李格弟、吳向飛、易家揚、葛大為。
李格弟:也就是詩人夏宇
她有很多筆名,除了李格弟,還有童大龍、李廢等。最初是跟李泰祥合作,
寫過趙傳的「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薛岳的「你在煩惱些什麼呢?親愛的」。
吳向飛:來自中國大陸,
寫過陳奕迅的「路一直都在」,
羽·泉的「開往春天的地鐵」24歲就獲得了「第十屆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填詞人大獎」
易家揚:請拿起手邊的國語專輯,隨手翻翻,看到了嗎?
寫過孫燕姿的「同類」、「遇見」,張惠妹的「記得」、還有陳小春很逗趣的歌「神啊救救我」.......
Need I say more???葛大為:
他的作品也常可以在劉若英、陳奕迅、蕭亞軒的專輯中看到
推出過四本文字作品,
書店逛逛一定可以看到!
兩位團員
女生Lisa幾年前從法國旅居回來
其實她在法國就已經跟很多鬼佬 (好明末清初的詞) 玩樂團了,
所以她的音樂其實很法國!
發行過「More Lisa」及 「綺想世界」兩張個人專輯
曾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提名
幾年前她來電台宣傳,
週末的個人節目中介紹了許多在法國很受歡迎的歌手,
聽到了幾個我愛的歌手像是Susheela Raman等
男生Eric之前是洛克班樂團的吉他手
也擔任過 Joanna 王若琳的亞洲巡迴專屬吉它手。
專輯有王力宏友情跨刀提琴獨奏
還有美國N.E.R.D永生樂團
鼓手Eric Fawcett跨刀跟Lisa共同製作專輯。
靜物樂團是我近期內少數整張全聽到完的華語專輯,他的作品也常可以在劉若英、陳奕迅、蕭亞軒的專輯中看到
推出過四本文字作品,
書店逛逛一定可以看到!
兩位團員
女生Lisa幾年前從法國旅居回來
其實她在法國就已經跟很多鬼佬 (好明末清初的詞) 玩樂團了,
所以她的音樂其實很法國!
發行過「More Lisa」及 「綺想世界」兩張個人專輯
曾獲得金曲獎最佳新人提名
幾年前她來電台宣傳,
週末的個人節目中介紹了許多在法國很受歡迎的歌手,
聽到了幾個我愛的歌手像是Susheela Raman等
男生Eric之前是洛克班樂團的吉他手
也擔任過 Joanna 王若琳的亞洲巡迴專屬吉它手。
專輯有王力宏友情跨刀提琴獨奏
還有美國N.E.R.D永生樂團
鼓手Eric Fawcett跨刀跟Lisa共同製作專輯。
一部分的確是華語音樂千篇一律,
每一張專輯都有"全新改變"的口號喊出,
卻張張失望,
不是改了失去自己,就是令人納悶: 改變在哪?
另一部分是華語音樂越來越只專注在商業上,
為了配合某代言而寫了某首歌,為了配合哪一節日而寫了適合播放的歌,
為了排行榜、為了KTV而寫了容易上口的歌.......還記得有一次看演唱會,
台上的歌手哭著激憤的說:"大家說我們的音樂越來越主流了!"
我想反問的是,主流是污辱嗎?
看看國外有多少傳奇音樂人都可分類在主流中,而國內有多少歌者,他們的旋律仍不斷的在傳唱著,
究竟主流污辱了誰?
究竟哭泣的是為了悼念自己失去的音樂精神?還是那些配合商業的行為讓他失去了自己?
音樂不只是配合大眾口味,
而且是必須教導的。
靜物樂團的這些歌曲,
換成法文,換個包裝形式,放在歐洲音樂行架上也不顯得突兀。
說這張專輯非主流嗎?
其實聽得出他們某部分符合了商業需求,或是說屬於"國際化"的商業音樂,
可惜在台灣卻是賣給小眾。
主流嗎? 這些歌絕對不隸屬台灣"K歌"的標準。
然而究竟是華語樂壇為了進軍內地,
音樂越退回數年前的國語歌曲模式,
還是華語樂壇衰敗到無法跟上國際腳步呢?
當我聽著國外不斷的出現新曲風,
不斷的有著新節奏出爐時,
華語音樂卻沒有任何想接收跟進的腳步,
再聽也是令人心涼啊....
有時想想,華語樂壇中的大牌歌手/音樂人,
能不能製作出一張專輯"至少"
精采度或是創新度是可以達到這張專輯的等級呢?
---------------------------------------------------------------
「橘子與蘋果」專輯精彩度? 五顆星!然而究竟是華語樂壇為了進軍內地,
音樂越退回數年前的國語歌曲模式,
還是華語樂壇衰敗到無法跟上國際腳步呢?
當我聽著國外不斷的出現新曲風,
不斷的有著新節奏出爐時,
華語音樂卻沒有任何想接收跟進的腳步,
再聽也是令人心涼啊....
有時想想,華語樂壇中的大牌歌手/音樂人,
能不能製作出一張專輯"至少"
精采度或是創新度是可以達到這張專輯的等級呢?
---------------------------------------------------------------
要旋律性有旋律性,要好編曲有好編曲,
要嗓子有嗓子,要精細精緻精準....
通通都有! (來優來優 人客麥客氣啦...)
全站熱搜